补上多年积欠,地方上一年内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的,朝廷也拿不出来。
于是做出分次补给的承诺,而补给部分,则是起运银两和留存中各出一半来解决,相当于朝廷承担了地方上一半的积欠归还额。
为了达成这项协议,宗室、地方和朝廷可是吵得不可开交。
同时还划定了各省之间差额调拨的数量,毕竟多省根本无力支付宗禄,因为宗室迁入太多,得从其他省份调拨禄米和税银补差。
为此,内廷两位太后也承认了新立藩国宗禄最高不超过十五万两的约定,这也是从各支宗室中取的中间数值。
每年宗禄最高的是周王府,宗禄接近四十万两白银,新立藩国不过数万两,两者差额巨大。
达成协议,朝廷承认五年内补上所有积欠,而不达成协议,则继续由地方上拖欠禄米。
此招杀伤力巨大,也是逼得各支宗室最后不得不低头的主要原因。
四百万多两白银的宗禄,也占到朝廷岁入的两成,压力不可谓不大。
魏广德对此倒是很满意,至少约束了小皇帝,就算将来历史不变,他依旧不喜欢大儿子而钟情小儿子福王,也不可能无限制给他赏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