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归理解,但盘算了一下手头的工作之后,常浩南还是露出了迟疑的神情。

        现在连裂变原理的核电池都还处在从理论向工程过渡的早期阶段,而辐照产氚在其中又属于妥妥的支线任务。

        就算是理论研究,就算开了挂,他也实在没办法给出一个具体到月的时间表——

        跟可控核聚变的情况类似。

        别问,问就是五年后。

        明年再问,还是五年后。

        但后年就有可能成真了。

        因此,在给出回答之前,常浩南还是谨慎地询问道:

        “不能在国内测试么?”

        对于聚变领域的具体情况,他目前还了解不多,只知道面前的彭觉先正是当年推动HT-7U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也就是“东方超环”立项的关键人物之一。

        而眼下这会儿,庐州那边应该已经成功获得了等离子体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