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太早了。

        如果这些内容放到十几年后的一带一路时期,那绝对有无数华夏企业嗷嗷叫地往里冲。

        但这才2004年。

        华夏自己还在大规模对外招商引资呢,对外输出资本和技术的经验非常欠缺。

        极个别的成功案例,还是常浩南主持下搞出来的样板工程,并不具备大规模的可复制性。

        而李忠毅之所以专门把他找来,恐怕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果然,看着低头不语的常浩南,李忠毅很快正色道:

        “常顾问,关于这项建议……您有什么想法?”

        “很难,主要是没有抓手。”

        前者非常坦诚地摇了摇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