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跳跃式弹道真能形成长期且稳定的黑障效应……”

        郭林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桌布上画出一条正弦曲线。

        “乘波体构型的气动特性是关键。”

        常浩南已经不是第一次回答类似的问题了。

        他用筷子蘸着茶水在桌面勾出压缩面的大致轮廓:

        “激波层在80-100公里高度会形成周期性压力震荡,就像蜻蜓点水……而在这个高度,控制气流和控制等离子层的分布,在本质上其实是同一回事。”

        尽管早就对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但真正从常浩南口中确认这个消息的时候,郭林的表情还是多少有点复杂。

        作为一名雷达工程师,他从立场上很难接受这种简单粗暴到毫无美感的低可探测性手段。

        当然更关键的是——

        似乎完全无法对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