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苏武也想过,在那杭州城、睦州建德城这般地方,真正受到贼人祸害的地方,收拢一些失了父母的孩童带回去,对于如今的苏武而言,养孩童一口饭食并不难。

        其实时间是很快的,六七岁八九岁的孩童,乃至十一二岁的孩童,快则三四年,慢则七八年,就都长大了。

        男童便是汉子,穿上甲胄就能上阵,女童便能做后勤,织布缝衣做饭,乃至救治看养伤员。

        往大义里说,这是慈善,甚至什么时候有条件了,也教他们认几个字。

        往私心里说,救活这条命去,几年之后就长成的毛头汉子,嗯……随着苏武冲进汴京城的时候,当是不眨眼的……

        也是那杭州城里,太惨了,苏武也交代过杜兴,能施碗粥,就多施一碗,能拢得孩童就多拢几个……

        到时候,都用船运走,一趟不够,就多运几趟,至于这种操作会不会受人诟病攻讦,苏武也懒得多管。

        其实苏武也想定了许多事,有捷径,有难路。

        去东京就是捷径,若是这捷径走得通,就好比说皇帝好忽悠能忽悠,什么都不是事。

        若是这捷径走不通,天子就是要看他苏武不爽,那苏武就只有选难路了,回京东蛰伏就是,暗中积蓄,只待天下大变。

        反正,先试一试捷径行不行,最好是行,苏武也更愿意这条路能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