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良仔细在纸上写着一些资料,对于工业,他绝不会满足纺织和食品生产。

        在50~70年代香港工业大发展中,陈氏企业应该要做到领头羊的地位,而且还要带领香港的经济更加的腾飞。

        钢铁厂,这个可以有,从沪市网络一批人才到港,香港虽然没有矿,但可以采取拆船炼钢、进口原材料等方式。

        机械厂,也可以有,因为在这一时期,华夏是有自己的机械厂的,包括一些纺织机器,国内都是可以生产的,战时大后方有不少机械厂,是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要看生产什么样的机械,毕竟科技技术有限。

        最后,陈光良在纸上写下‘拉链’。

        1930年,沪市出现第一家拉链厂,当然那个时候完全是手工的。

        而如今,美国、德国都能生产‘自动链牙机’,而远东还是个空白。

        陈光良很快决定,就组织‘拉链产业’,不错,这是一个产业发展;后期,拉链产业的周边——冶炼厂、化工、机械厂,都是产业链。

        干起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文窗小说;http://www.splashdownbook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