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会在鹏城总部G区2305会议室召开,投影上是祁烨玲团队熬了三个通宵赶出的方案对比表。

        左侧是“完美方案”,标注着“架构先进性★★★★★”“风险等级★★★★”;

        右侧是“妥协方案”,“架构先进性★★★”“风险等级★★”。

        李峰站在白板前,手中的激光笔在“时间窗口”四个字上反复画圈:“渡河项目领导已经很明确,马来西亚子公司必须在2017年中完成切换,这是政治任务。”

        “还有,目前架构下应付模块的资金校验逻辑和老系统的凭证引擎存在兼容性冲突。”她的声音带着独属于自己的固执。

        她说话之余指尖敲在键盘上,调出一版架构图,“我们在解耦应付账款与总账接口时,忽略了马来西亚子公司的多币种结算规则...”

        “停。”李峰抬手打断,“祁总,我们现在不是在讨论技术问题”。

        他觉得和面前这个完美主义者沟通起来真的很痛苦,“现在不是复盘问题的时候。马来西亚子公司正式上线日期是2017年5月30日,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六个月。”

        他转向坐在长桌尽头的陈默,“如果按祁总的方案,仅接口联调就要新增十三周的排期。”

        “但妥协方案只是把老架构的补丁换了层皮!”祁烨玲忍不住插话,“应付模块每天处理12万笔跨境付款,现有架构的事务处理延迟已经到了450mS,一旦遇到月末结账高峰,后果谁来承担?”

        “我们得先按时交付了系统,后续系统出问题的责任才值得讨论。”李峰的声音里带着疲惫,“而且我们完全可以分阶段实施!先保障核心流程上线,后续再迭代架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