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见众人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在自己身上,便加大了输出力度:
“这套三层架构设计得很科学,轮值董事长负责阶段性统领和协调,常务董事会是核心决策中坚,普通董事则保障战略方向和监督制衡。
权责清晰,层层赋能,又能集体决策,避免独断。
我们需要相信这套机制,就像我们当初相信‘渡河’能成功一样。”
郑非和徐平这一唱一和,一个从战略高度阐述必要性,一个从操作层面分析可行性,配合默契,渐渐地将董事们从最初的情绪化反对中拉了出来,开始更加理性地思考这个提议。
会议进入了更加深入、也更加艰难的讨论阶段。
每一个细节都被拿出来反复推敲:
轮值董事长的权限具体如何界定?
常务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如何优化?
三层结构之间如何高效协同以避免官僚主义?
郑非作为普通董事,其独特的经验和影响力如何在新的架构下发挥最大效用而非造成干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