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至少,魏明还是能够看下去的,从一个,很纯粹的,没读过书的新看客而言,能够看的下去——因为他很真实,时代的动荡,这些东西,一切一切。

        就像《暗算》一样,有一部分笔墨用来描述小人物在这个时代里所经历的一切变迁,一切变化。

        在《活着》里这种特征就更明显了,没有特殊背景下的特殊人物了,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小人物了,而且还是阶级滑落到小人物的悲剧。

        至少对主角福贵来说,是悲剧。

        这种代入感,沉浸感,年代感,也让魏明觉得有些欲罢不能。

        当然。

        还有一个点。

        那就是李轩的演技,完全属于那个年代了,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很难得的事情,为什么老一辈的,中生代他们演年代剧的时候会那么自然,因为他们经历过那个年代啊,经历过粮票布票,有些更老的甚至还见过鬼子兵呢。

        这些经历给了他们无与伦比的代入感,演起来也是事半功倍,这些东西,是李轩没有的.没经历过那个时代,却也能演出这种沉浸感和代入感来。

        这种能力真的能被称之为妖孽至极,没经历过的年代能走出这种代入感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