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下的夏侯惇闻言,眉头微皱,连忙说道:“主公,兖州若失守,我们将无处可归啊!如今之计,唯有火速回师救援,方能保住兖州。”
曹操沉默片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夏侯惇的话表示认同。这时,郭嘉也站出来附和道:“将军所言甚是,徐州之仇,我们大可徐徐图之,不必急于一时。”
曹操在营帐中来回踱步,他的步伐显得有些焦躁不安。他时而停下脚步,审视一下手下的文臣武将,时而又凝视着军中那杆“报仇雪恨”的白底黑字旗帜,那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似乎在嘲笑他此刻的犹豫不决。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曹操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伸手扯下了那面旗帜。他的动作虽然果断,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苦涩和不甘。
“退兵!”曹操的声音在营帐中响起,带着一种决然和无奈。
陶谦得知曹操退兵,徐州之围得解,心中喜悦难以自抑,当即下令大摆宴席,以盛情款待各路援军。
宴会上,陶谦满脸笑容地站起身来,对着众人高声说道:“诸位公侯,今日陶谦略备薄酒,为诸位忠义之士接风洗尘。”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感激之情。
众人纷纷举杯,向陶谦表示祝贺和感谢。酒过三巡,陶谦再次起身,面带微笑地说道:“诸位公侯,陶谦有一言,请诸位公侯做个见证。”
众人皆静,注视着陶谦,等待他继续说下去。陶谦稍作停顿,然后缓缓说道:“老夫年事已高,身体多病,家中二子又才疏学浅,实在难以担当国家重任。”
他的话语间透露出对自身状况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众人听后,都默默点头,表示理解。
接着,陶谦话锋一转,将目光投向刘备,诚恳地说道:“玄德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若能统领徐州,必能使徐州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也能得到安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