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兵们手持激光水准仪,在草甸上校准轨道平行度,误差严格控制在0.05毫米以内,相当于两根发丝的间隙!
远处,半埋式控制室的穹顶与草坡融为一体,48组超级电容器组成的脉冲电源阵列占据半个足球场大小,其储能释放的瞬时电流足以点亮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
冷却系统的铜质管网沿轨道基座蜿蜒,采用分级循环设计。
初级回路通过-30c的乙二醇溶液快速带走轨道表面3000c的瞬态高温,次级回路则利用草原昼夜温差,通过喷雾塔将热量散入潮湿的空气中。
测试时,这套系统能在90秒内将赤红的轨道温度瞬间降至安全阈值!
与此同时,彭林则身处200公里以外的草原靶场区。
这是为了测试电磁轨道炮特意修建的一座靶场,周围使用2.3米厚的强化混凝土墙,上面嵌有20层交替排列的装甲钢板。
而在靶场里面,则有模拟舰船装甲的复合结构!
电磁轨道炮的核心优势是“高速+远程+动能杀伤”,所以其打击目标一般都是海上大型战舰及陆地重要防御工事。
这一座单独为其修建的靶场,可以满足所有目标的测试需求!
“1亿元就这样花出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