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了。”他闭眼按下确认键。资金账户瞬间跳增的数字,在视网膜上灼烧出一片血红——二十万美元,终于凑齐了。

        深夜的庆功宴上,林薇的红唇弯成暧昧的弧度:“李焱红今晚的航班回国,你准备好了吗?”她指尖划过周明的领带,却被轻轻挡开。

        “林总,合同带了吗?”周明将香槟换成矿泉水。这场资本游戏里,清醒是唯一的筹码。

        宴会厅水晶灯突然熄灭,应急灯亮起的瞬间,周明瞥见苏雨晴的未读短信:“图书馆闭馆音乐是你最喜欢的《蓝色多瑙河》,忽然觉得……你好像在这里生活过很久。”他熄灭屏幕,将最后一块资金划入李焱红的海外账户。

        窗外的北京灯火通明,周明知道,此刻的苏雨晴正抱着《IEEE通讯协议》沉睡在实验室。而他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像一根绷紧的钢丝,横跨在真实与谎言之间。

        九月的晨雾还未散尽,周明站在清华园朱红色的校门前,行李箱轮毂碾过青砖的声响惊飞了枝头的麻雀。他看了眼新买的精工腕表——这是用股市收益换的实用款,时针指向七点四十五分,离计算机系新生报到还有十五分钟。

        裤兜里的摩托罗拉翻盖手机突然震动,是老陈的短信:“长虹又冲涨停!按你说的全抛了!”周明嘴角微扬,转身望向马路对面证券营业厅的LED屏,四川长虹的K线正如他记忆中般陡峭上扬。重生者的优势正在消退,但精心构建的“信息网”已足够支撑商业版图。

        “同学需要帮忙吗?”清脆的女声从身后传来。周明回头,看见戴着“志愿者”绶带的女生正冲他笑,胸牌上写着“计算机系大三沈南乔”。

        “谢谢学姐,我在找计97班报到处。”周明递过录取通知书,余光瞥见沈南乔手腕上的电子表——这是1997年最时髦的款式,却让他想起苏雨晴实验室里那些贴着便利贴的示波器。

        穿过二校门时,梧桐叶缝隙漏下的光斑在周明肩头跳跃。他刻意放慢脚步,前世在金融圈浸淫多年的习惯让他本能地观察着校园商业生态:公告栏贴着“瀛海威时空”的上网卡广告,自行车棚里有人兜售二手汉卡,穿得确良衬衫的男生正用寻呼机查看信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