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朕旨意,追封大将军韩信为淮阴王,以王礼厚葬……衣冠冢。荫其子孙,世袭罔替。”

        刘恒缓缓下令,给予了这位传奇名将最后的尊荣,也彻底将“活韩信”的威胁,埋进了历史的尘埃。

        处理完韩信之事,刘恒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上。

        他大规模采集木炭,由官府组织车队,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受寒潮影响最严重的郡县,平价或分发给贫苦百姓。

        同时,兄长刘盈送来的“恒温地穴”之法,也被地方官吏大力推行。

        虽然过程艰辛,耗费巨大,但得益于刘盈时期积累下的殷实国库,刘恒有足够的底气去施行这些仁政。

        无数百姓因为官府的木炭和那看似简陋却实用的地穴,得以在酷寒中存活下来。

        民间对这位新皇的称颂之声日渐高涨,都说刘恒仁德,爱民如子,丝毫不亚于其兄先帝。

        朝堂之上,那些曾经因刘恒修改史书而心怀不满的臣子,在目睹了他处理刘长叛乱时的果决、应对天灾时的担当以及推行仁政的成效后,也渐渐从心底开始接受并认同这位新君。

        刘恒的统治基础,在内外交织的考验中,反而变得更加稳固。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