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军神也,有他在,北方无忧,但他也确实只服皇兄一人。

        刘盈看着刘恒,解释道:“师父之才,旷古烁今,然其心性,非寻常君王可驾驭。朕在,他可安分。朕若不在,他若心存疑虑,或为奸人利用,于国于他,皆是灾难。”

        “让他随朕归隐,是对他的保全,也是为你……消除一个潜在的、巨大的隐患。”

        这是刘盈为刘恒扫清的最大障碍之一,一个无人能制衡的军神留在朝中,对新君是致命的威胁。

        刘恒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皇兄的深意,心中感动无以复加。

        这时,刘恒尝试着询问,带着一丝不确定:“皇兄,那您之前推行的新式田亩制度,以及科举取士之策……臣弟……日后可否继续沿用?”

        刘盈赞许地点了点头:“这些都是经过实践,利于选拔人才、均平地方、稳固国本的好制度,自然可以,也应当继续。关键在于你如何运用,如何平衡各方势力,使其真正发挥效用,而非成为党争工具或扰民之政。”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告诫,“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若日后你身边没有足够可信、能干之人辅佐,又被守旧势力所迫,无力维持新政,那便只能……暂时开历史的倒车,以稳为主。这其中的分寸,需要你自己把握。”

        他最后郑重道:“朕离开前,除了指挥使郑茂需随朕处理桃源事宜,麾下绣衣使者,朕会留给你。”

        “他们是朕的眼睛和耳朵,也是悬在贪官污吏、阴谋家头顶的利剑。善用之,可保你政令畅通,洞悉隐忧。至于你能否如那既定轨迹般,开创出彪炳史册的‘文景之治’……”

        刘盈脸上露出期待而又带着一丝怅然的笑容:“朕便只能在桃花源内,拭目以待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