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绝学相对特殊,并非像是执中掌、志正刀、奔雷掌、疾风快刀这些有招有式的武学那般。

        止戈为武,乃是同时鼓荡自身浩然气与精神意志,内外虚实相合,从而在武者本人身周小范围内,阻隔其他人攻击,同时平息镇压双方乃至多方杀意,从而达到名副其实的仁心仁念,止戈为武。

        52.无礼之徒徐永生

        因此这门绝学修习的基础不止要求两枚“仁”之玉璧,同时也需要义、智、信三相。

        说白了,从精神层面影响对方压制杀意、战意的情况下,作为劝架的也要在战局中有自保能力。

        但作为武者,而非浩然气外放可以化虚为实的武魁,虽然鼓荡自身浩然气在身体周围形成气场,终究相对虚幻,压制对手精神更是难上加难,故而根据学宫过往经验,止戈为武之法更多用来压制修为层次本就低于施展者的对手。

        当然,如此武学自有适用的场合,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压制多人。

        徐永生专心修行此法,亦是磨砺自身精神意念的收放。

        入读学宫正院后得到的其他几门儒家绝学,徐永生当前虽然无法修习,但也都大致翻过,了解情况。

        儒家武学相较于武夫绝学招式,正面作战能力上确实有少许逊色,低境界期间各种武学便已经体现这一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