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眼下纠结于日军的意图并无太大意义。对方不来捣乱,对正处于恢复元气关键期的第五军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顾家生索性将疑虑暂放一边,秉持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原则,一方面加派侦察部队,严密监视日军动向,另一方面则抓住这难得的宝贵空窗期,全力以赴地加速推进第五军的整训工作。

        第22章归心

        与此同时,晋城及周边地区的地主乡绅,他们既害怕日军不知何时会来一场残酷的扫荡,也担忧活动在周边的八路军会来打了他们的土豪、分了他们的田地。

        在这种两面受压的恐惧下,装备精良、名声在外的中央军王牌第五军驻扎于此,反而成了他们眼中一道难得的“护身符”。

        第五军那是在正面战场真刀真枪和日军拼杀出来的威名,值得倚重。

        于是,为了稳住这支“保护伞”,也为了结个善缘,地方士绅们对第五军表现得极为友好。他们隔三差五便组织起来劳军,不仅送上真金白银的犒赏,更是源源不断地送来粮食、猪羊等物资,支持力度相当可观。

        而顾家生治军,向来重视军纪。加之军饷充足,从不克扣,因此严令各部对士绅百姓必须秋毫无犯,公平买卖,足额付钱。

        不仅如此,在他的授意下,第五军的官兵们在训练之余,还主动帮助驻地百姓修桥铺路、挑水劈柴,干了不少实事。一时间,晋城周边呈现出一派罕见的“军民一家亲”的融洽景象。

        第五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又爱护百姓的名声迅速传播开来。老百姓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对抗战队伍的信心大增。一时间,征兵处前排起了长龙,许多热血青年踊跃报名,誓要加入这支“不一样的”国府军队伍,保家卫国。

        在这种外部压力暂缓、内部支持强劲的有利环境下,第五军的元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恢复、壮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