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日军的攻势极其猛烈,在飞机、重炮、坦克的不断冲击下,第五战区的外围阵地多处被突破。

        冈村宁次的用兵方针还是比较保守的,他严格实行了之前日军的战略部署,实行中间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

        在北翼,日军的第3师团,沿着桐柏山脉的脉络展开进攻。而面对他们的是装备简陋但战斗意志却极其顽强的华夏第68军。

        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出白热化。日军的野战重炮集群将第68军的山头工事一一削平,同时,日军的飞机如入无人之境般俯冲投弹,最后才是步兵伴随坦克的步坦协同攻势,一时间第68军虽节节抵抗,但部队在日军的强大火力和攻势之下也是伤亡惨重。

        明港、小林等战略要地虽经第68军战士浴血奋战,却终因火力悬殊和侧翼被包抄而相继陷落。

        第68军因伤亡惨重,被迫向后方纵深地带转移,但他们用巨大的伤亡为李棕人将军的重新部署换取了时间,并以巨大的牺牲不断消耗着日军第3师团的锐气和兵力。

        从地图上看,代表日军的蓝色箭头虽依然向南延伸,但其推进速度已明显受到了迟滞。

        中央战线,是真正的主战场。也是冈村宁次“中间突破”战略的核心所在。襄花公路地带,集中了日军最精锐的第13、第16师团。

        他们在绝对优势的飞机和重炮的火力掩护下,向汤恩博的第31集团军的防线发起连绵不绝的猛攻。

        高城、安居等关键防线,瞬间化为血肉熔炉。

        对于高城、安居,日军是志在必得。然而,他们在此遭遇了开战以来最顽强的抵抗。

        第37章鏖战樟城(二十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