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末尾落款是永宁郡主的大名儿,而这一手较有个人特色的簪花小楷,是永宁郡主亲手所写。

        无须将永宁郡主之前的亲笔来信取出对照,周半夏已心有答案,再观信中提及之事,百分百是了。

        就如她所推测的无忧草绣样手绢,确实是她师父年幼时刚学女红所绣之物,却不是谁都拿到手。

        当年能让她师父以这一块刚学女红所绣之物,义结金兰相互交换手帕的朝阳公主就早已香销玉沉。

        随着朝阳公主胞兄之后夺嫡失败,当今天子荣当大宝,朝阳公主虽先走一步未被其兄牵连,但遗物又能保存几许。

        总归香销玉沉之前还是未出阁的公主,不曾有儿女继承遗物,生前心爱物品不是早已陪葬,只怕也所剩无几。

        也就如永宁郡主在信中所写一般,请她父王找当今天子要的恩典,才能让她母妃从宫中找回这一块手绢。

        当然,还不得不感谢一个人,也就是如今的长公主。

        手绢也好,两幅孩童嬉戏图的绢本也好,就是剩下的两幅绫本,无长公主提起,永宁郡主也不定能找着这么多。

        京城那处挨着梁国公府不远的前郡主府,说到底,说是先帝不曾下旨抄没,但到底不是她师父年幼时长居地。

        至今,里面是好东西不少,却大多是她师父母亲陪嫁物,不是极少,是不曾有她师父年幼成长图。

        唯一的一幅画,还是师父母亲抱着襁褓里的师父,早已被叔父当成传家宝,摆在周家村祠堂供起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