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某些彪悍之士曾冲上来用马刀和大锤试图砸开绿色怪物的外壳,或是从马背跳到装甲车上干掉那个可恶的机枪手,谁知竟是老虎咬刺猬,无从下口。坐在装甲车里面的北海军士兵将那些靠近的家伙逐一击毙后,就再也没人敢上来近身肉搏了。

        之后清军数股部队又汇合一处,采用侧翼包抄战术,对跟在五辆装甲车后面的五百多名北海军发起攻击。可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五个绿色怪物迅速组成了梅花阵,将北海兵围在中间,密集的弹幕将冲锋的骑兵打的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在经过了两次失败后,清军袭扰部队只得退回了拉发河西岸,并拆毁了两座浮桥。

        第四百二十七章欲右先左

        六月一日,北海军西线攻击部队抵达拉发河东岸,开始布设阵地,双方此时相距十里,中间还隔着一条河。

        于是双方隔河对峙了数天。期间,北海军侦察小队带着两名计算兵于深夜泅渡拉发河,并在清军大营北面的山丘上设立了前沿炮兵观察所。

        谷庇眼下不光是庆桂,连很多下层的清军甲兵都知道北海军的大炮打的远。在之前几年数次跟清军交手的过程中,北海军有时宁可承受伤亡,也要等敌人进入十里以内才展开炮击。这就给了清军一个错觉,都认为北海军的大炮最多就是十里。

        好吧,这其实不是赵新多么有远见,处心积虑的挖了个大坑,而是北海军的炮兵技术实在不咋地。

        话说在进行间接瞄准时,火炮的瞄准镜并不是指向目标,而是瞄向一个人工设定的瞄准点,可以是标杆或标定器;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选择明显的地面参照物。

        这时对于火炮而言就有两条连线,一条是火炮与参照物的“瞄准线”,一条是火炮与目标的“炮目线”。通过测量瞄准线和炮目线之间的夹角,进而调整瞄准镜,使其与炮管也呈相同角度。这时再瞄准参照物时,炮口就指向目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