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福康安在跟阮惠的使者提了四项乞降条件后,就停留在了广州。之后又因为福康安被授“定北将军”,和安南交涉的事就转由孙士毅办理。
        就在福康安着手北上之时,已经荣升为北海一号船长的郑文显和改名为林道生的“虾球仔”奉赵新的命令,坐船从苏北登岸,在射阳湖停留了三天后,便出发向南。
        郑文显此次除了要回广东成亲,以解他爹郑连昌的心愿外,还肩负着打通茶路的重任。
        乾隆时期内地的茶叶市场主要以汉口和福建为中心,而涉足其中的主要为晋商和徽商两大派。晋商的发展方向主要针对西北、对蒙和对俄贸易,而徽商的方向主要针对广州、北京及江南等地的贸易上。
        徽州仅歙县商人在北京就经营着茶行七家、茶号一百六十六家、小茶店数千。在汉口、九江、苏州、上海等长江流域的城市中,几乎到处都有徽州茶商的活动;光是浙江很多地方的茶叶店几乎全是徽商开的。
        晋商的茶叶贸易在乾隆二十年以后,逐渐进入鼎盛发展的阶段。历史上一直持续到同治中期才逐渐衰落。眼下晋商拥有一百多家茶叶专营商号,主要分为“榆次帮”、“太谷帮”和“祁县帮”。虽然满清暂时中断了清俄贸易,可目前在恰克图常年驻守的商家仍多达五十户。
        赵新要垄断和沙俄的茶叶贸易,并蚕食外蒙茶叶市场,所以目前主要打击的就是晋商,具体的对手就是榆次常家和祁县渠家。
        眼下渠家的当家人名叫渠同海,因为从去年开始就身体不适,所以外面的生意便由其子渠映璜负责,他们家在羊楼洞开的商号名为长源川。
        说句题外话,渠家后世最有名的便是渠本翘,此人不仅兴办民族工商业,还曾任清朝驻横滨的总领事。
        虽然北海镇在宁古塔对常家开放了人参贸易,但是赵新不希望晋商成为满清的钱袋子,而且还涉及到后面的土地问题,所以他必须要将北方的茶叶贸易控制在手里,由此打击依靠满清的晋商,扶植亲北海镇的势力。
        因为年前赵新就确定了这项任务,所以郑文显和林道生等人提前就留好了头发扎辫子,而留守射阳湖田庄的王长生也提前为郑文显等人办好了户籍和路引等文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