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藩在托人了解到案情后,顿如惊弓之鸟。他冥思苦想了半晌,先是写了两封信,让家中下人分别去了宝应和常州,给刘台拱、段玉裁和洪亮吉三人报信。接着,他连夜坐船离开扬州,打算去射阳湖那里求救。

        跟年轻喜欢宅家的焦循不同,江藩家中世代行医,多子街的天瑞堂药肆就是江家的,一旦焦循三人扛不住把自己给供出来,不知将牵连多少人。

        他们在去年从北海镇回来路过徐庄的时候,王长生便向江藩和洪亮吉等人告知了清江浦的联络点和联络方法。

        就在江藩前往清江浦之时,扬州知府马慧裕接到了巡抚长麟的回文,要求他先行对人犯审问,等按察使司和巡抚到后再行开堂审案。

        因为焦循、钟怀和黄承吉三人都有功名在身,所以就由马慧裕亲自文案,而其他人诸如焦应元的母亲王氏、三个兄弟以及几个债主,便交由江都县和甘泉县分别审理。治下出了这么大的事,江都县和甘泉县难辞其咎,所以这会也什么都不顾了,只想彻查清楚。

        焦循一上来只是说冤枉,自己就是一个“宅男”,只因借钱给堂弟焦应元,便无端受其诬告。眼下居然攀咬自己谋反,实在是荒谬;至于钟怀和黄承吉二人更是大喊冤枉。

        马慧裕早就了解了前后经过,此时他也没什么废话,直接就将从焦循家中抄出的册子和写有顾炎武诗文的书签拿了出来。

        “看看吧!这是你堂弟焦应元在你家书房找到的写有反诗的书签,以及差役在你家书房中搜出的反书!”马慧裕一拍醒木,喝道:“焦里堂,本府可马上请学政革了你的功名,大刑伺候!念尔素有才名,这才礼下于人。”

        焦循一看顿时就傻了,这册子是他从北海镇带回来的,因为看到书中关于“薙发令”的内容悲愤莫名,便忍不住在书签上写下了顾炎武的“断发诗”。此时他脑海中一片混乱,无论如何也想不出焦应元怎么拿得到这个书签。

        “焦里堂,速速从实招来!”马慧裕眼睛一眯,捋着胡子道:“难道尔没听过‘破家县令,灭门府尹’之说吗?焦家一族上百口的性命安危,全在尔一念之间。”

        马慧裕见焦循额头不住冒汗,便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奏效,继续道:“本府自到任以来,便听闻你奉母至孝。即是如此,就不为你母亲和妻子想想吗?你有功名,她们可没有诰命。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即便是狞顽之徒也是熬不过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