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都尔嘉的声东击西之计
凌晨五点,另外一个营和团部经过一夜的急行军,也终于赶到了,这让两个营长长出了一口气。
到了早上6点钟,太阳升起,天光大亮,城外各处阵地上的北海军正忙着生火吃早饭的时候,发现在城墙上冒出了一些穿着奇装异服的人。在望远镜的视野里,这些人戴着形状不一的铜盔和面具,身穿饰满了大铜纽和青铜镜的对襟袍褂,上面还缀着不少贝壳、飘带、皮条、铜铃及其他饰物。
紧接着,在一些清军的合力下,一根差不多有两米多高、碗口粗的柱子被立在了城头,上面挂着一张血淋淋的皮,还有一张弓、几支箭、矛和其他武器。
“萨满?!”
在城外这两个营的北海军士兵里,差不多有四分之一都是来自黑龙江城周边的原住民,达斡尔人、鄂温克人、锡伯人、鄂伦春人都有,他们对这套玩意太熟悉了!
要知道在黑龙江城的周边,每个边民家族都有自己的祖神庙和野神庙,各世居“莫昆”--也就是村落都有自己的萨满。从每年农历新年到“二月二”,是萨满的“会神期”,屯里屯外的人们都要赶着牛羊,带着钱物及各种贡品前来拜祭,求神算卦看病的更是络绎不绝。
早年间,黑龙江城一带的达斡尔人但凡有患病的,便会认为是祖宗降罪责怪,于是找来萨满跳神治病,同时还要杀牛祭神;要是家里有人去世就更麻烦了,必须杀牛杀马,取皮后挂在柱子的高处做法祭祀。
康熙中期的时候,在一些不良萨满的蛊惑下,这一恶习在黑龙江将军辖区内大肆流传,一时间杀牛马成风;往往是把家里的牛马都杀光了,病人也死了,由此导致不少百姓陷入极度贫穷。时任黑龙江将军的萨布素还处理了一大批人,总算制止住了乱杀牲畜的行为。
北海镇占领黑龙江城后,对民间逢年过节的祭祀活动并没有禁止,只是把周边各村的萨满召集到军管会,严令他们不许讹人钱财,多拿多占,违者一律发配到铁路工地修路去。
另外在土改分地的过程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家庭成员生病不能求助萨满,必须先去诊所救治,否则一经发现,第一次是批评教育,第二次就要召集全村,集体开批判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