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看看人家那口径,都快跟咱大腿一般粗了!”
“就是不知道这大家伙啥时能装备给咱们。哎哟!”炮手的话刚说完,屁股上就挨了重重一脚。回头一看,原来是班长。
“臭小子!这就喜新厌旧了?啥炮都不如咱这75炮好,打的又快又准。老子当年就是用这炮,打的罗刹鬼哭爹喊娘.”
炮兵班长正要再说,就听步话机里传来命令:“75毫米炮各炮试射!一分钟准备!”
之后,六门75炮依次试射完毕。虽然打的都挺准,可仅从肉眼看到的炮击效果,比105毫米的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基本上105打一炮,75炮就得开两炮才有同样的效果。
之前踢人的炮兵班长往地上啐了口吐沫,心说老子这炮是该换换了。
“乌索利耶会战”后,北海军在火炮的配置问题上就变得愈发突出,主要就是82毫米迫击炮和75毫米炮在射程上相差不大,而且前者的杀伤威力明显比后者高。
82毫米迫击炮在使用6号装药的最大射程是4660米,使用远程装药的最大射程是5700米,而75毫米炮的最大射程也不过才6000米。再加上野战炮的机动能力不如迫击炮,这就使得75毫米炮显得有些鸡肋。
毕竟当初仿制这款炮的目的是摆脱对122榴弹炮的依赖,同时为了给军工联合体试手,所以选择的是炮管加工难度不太高、炮弹制作相对容易的型号。
当然了,海军对75毫米炮还是挺满意的,射速快,后座力小,只有我欺负人,别人欺负不到我。
此外由于122榴弹北海镇目前还无法生产,导致赵新每次都要耗费巨资采购,所以北海军迫切需要开发出一款对于本时空而言的重型火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