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被吓傻了的参领双腿一软,跪伏在地,上下牙打着颤说道:“下,下官,下官不敢。”

        “金牌圣旨在此,马上放炮!耽误了大事,尔等也是这般下场!”

        “下官这,这就去,就去。”

        乌什巴点头道:“算你晓事,头前带路!敢有异心,仔细着脑袋!”

        参领一边走,一边不住的回头应道:“不会不会,下官是汉军镶白旗的,先祖在关外就从了龙,跟着太宗爷东征西讨,又跟着世祖爷进的关。”

        乌什巴冷笑道:“那北海贼里满人叛逆还少了?!关外那帮人就没一个好东西!”

        参领忙道:“下官不一样,一家老小都在京城。下官敢对天发誓,忠于朝廷,忠于皇上!”

        几人顺着台阶向上爬,很快便来到了北海白塔下。乌什巴和几名手下从没来过此地,只见在塔下北、东、西三面各有一座用花岗岩堆砌半尺多高的炮台,朝南的一面则有两座;上面架着五门黑漆漆的直筒铁炮,长不超过一尺八寸,炮身没有镌刻花纹,只在炮身中部和尾部用粗大的铁箍扎住。在炮台的四个方向和靠近中间的位置上,还立着五根光秃秃的旗杆。

        这就是著名的白塔山信炮台了!

        话说满清刚入关占领北京城之时,由于深知自己根基不稳,于是为确保京畿之安全,恐一旦有警,无信以集众,便仿照盛京鸣鼓聚众的制度,在煤山上设置了用于军事报警的信炮,以便驻京八旗可以迅速聚集御敌。

        之后到了顺治十年,经兵部尚书噶达浑奏请,郑亲王济尔哈朗附议,迁炮台至北海琼岛白塔山山顶,同时在内城九门分别设置五门信炮和五根旗杆,一旦有事,白天悬黄龙旗,夜晚悬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