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继母还虐待他们兄弟。为了能进咸安宫宗学读书,以求混个出人头地,当时不到十岁的和珅带着刘全四处借贷,受尽冷眼和羞辱。别说他父亲以前的好友没人解囊相助,就连他的亲舅舅明保也是闭门不见,最后他只能变卖家具摆设。
旗人最好脸面,能把一个十岁的孩子逼到走投无路卖家当的份上,这份屈辱有多深可想而知,少年时代的和珅心里恐怕也是阴影满满。
自此之后,和珅算是穷怕了。早期他为官清廉,只能靠着俸禄和妻子冯氏的陪嫁过着紧巴巴的日子;等当上了户部尚书,开启了贪墨受贿之路,他就拼了命的捞钱,有多少钱也觉得不够。除了在各种捞钱的渠道上“努力创收”,他持家的抠门也是出了名的。
他亲姥爷伍弥泰手头紧,曾向他借了两千两白银,和珅害怕老头儿赖账,竟让其用地产作为抵押。因为记恨当年舅舅的行为,于是当舅舅向他借一万五千两白银时,他竟要求按每月一分利计息。最终,和珅从这笔借贷中赚了六千两银子。
老话说外面有个捞钱的耙子,家里就得有个盛钱的匣子,还得有个严丝合缝的盖。别看和大人自己生活豪奢,可他家的普通仆人只能穿粗布衣裳,每天喝稀饭还经常吃不饱,逢年过节桌上才会有个像样的菜。像刘全、呼什图、马八十三那样肥的流油的奴仆只是个别。
曾经有个叫傅明的贴身仆人跟他借了一千两,并承诺倘若到期不能如数奉还,便从每个月的薪水中扣。然而此人在借了钱不久便染病一命呜呼。和珅非但不感念减免一二,反而立即让其儿子替父还债。这可是贴身仆人啊!躾
于是乎,当徐大用比划完手势,和珅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艰难的吞咽了口口水,又拿起茶抿了一口。茶不错,当年的明前龙井,而且好像还是来自龙井村那十八颗御茶树上的。不过此时的他已经没兴趣询问北海镇怎么弄到御茶树的茶叶,满脑子都是天人交战。徐大用也不急,一边喝茶一边耐心的等着。
“和某想跟赵王亲自谈一下。”过了好半晌,和珅终于开口了。
徐大用摇头道:“对不住,和大人。赵王他老人家现在有更重要的事,否则也不会派我来了。”
“你们是要打盛京吧?凭贵方的实力,盛京那十几万人不足为惧。何须身犯险地?”和珅说话时带着玩味的神情,要知道他这次叛逃就是因此事而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