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来金门的印第安人要是用水,都是去堡垒内的那口水井打水;后来随着市场内的印第安人越来越多,考虑到基地的安全保密,后勤就让工程队铺设了一条PVC输水管道,直通市场内北边的一块空地,并在那里搭建了一个盛水量足有三吨的圆形PVC胶布蓄水池,直径一米八,高度一米二,四周和顶部还用彩钢板做了个遮挡,以防止掉落灰尘和被人弄破。

        用这玩意主要是考虑到安装拆卸方便,要是哪天想个换地儿,把水一放,支架一拆,篷布一卷,俩仨人就能抬走。

        当初蓄水池刚建好的时候,市场内的印第安人很是高兴。最让他们感到惊奇的就是上下水接口处的水龙头,经常有三五成群的家伙聚在那里拧来拧去,玩的不亦乐乎。

        印第安人如此,西班牙人也没好哪去。当一名工匠从打水的杂役口中听说后,立刻就来到了蓄水池的所在,对着上面的龙头反复打量,开开关关,甚至还拿出木尺反复测量。

        那厮琢磨了半天,回去后就跟使团的人说了,结果又惹来了一帮人集体参观,甚至连方济各会加州传教团的主席费尔明.德.拉苏恩修士都来了。

        于是到了下午去战俘营的路上,担任翻译的迪兹修士就跟鲁奇说起了此事。鲁奇听了哑然一笑,解释说那叫水龙头。

        迪兹修士说,我们愿意出高价买几个,不知阁下能否同意?

        鲁奇同意的话都溜到嘴边了,立刻又咽了回去,随后就岔开了话题。因为他突然想到了曾在某本书上看到过关于水龙头的历史。

        可别小看一个普通的水龙头,在另一时空历史上,直到1845年才由英国人罗瑟勒姆发明出来。在这之前,不管东方西方,人们要想喝水,要么去河边,要么找水井,有喷泉的城市还可以找喷泉,而且水质还不能保证。

        也就是权贵阶层才有所选择,可以购买送水上门服务,或者派人去洁净的水源地打水。比如众所周知的北京城权贵们,就只喝玉泉山的水。每天早上西直门一开门,犹如长龙般的水车就会鱼贯而入,给紫禁城和城内各家送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