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俄国商人的鬼算盘

        原本这事已经纳入了国务委员会的议事日程,谁料北海镇出现,彻底让沙俄政府的计划胎死腹中。

        别看西伯利亚被北海军从沙俄手中夺了过来,可毛皮贸易的丰厚利润依旧让沙俄商人趋之若鹜,尤其是像舍利霍夫这样最早进行商业远征并赚的盆满钵满的家伙,更是不会轻易放弃。

        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俄国人正是靠着太平洋上的大规模毛皮贩卖,从广州和恰克图贸易中获取了充足的商品和资金,以至于到了十九世纪初,俄国已经具备了与当时欧洲强国抗衡的实力,否则亚历山大一世根本没有底气和拿破仑开战。

        光是从1747年到1791年的四十多年间,俄国商人便从阿留申群岛运出了价值六百多万卢布的毛皮,其中绝大部分都流进了中国,然后再变成茶叶、大黄、丝绸和瓷器销往欧洲,赚取了不菲的利润。比如赵翼就曾获赠一件海豹皮裘,他曾记述说:“裘出塞北俄罗斯国,色黑而毛密,中土人名之曰海虎,彼国不知何名也。”

        而这两年的北美西北海岸看似无风无浪,其实波涛暗涌,有时甚至会发展到捕猎队之间火并。尤其是如今又多出了北海镇这个掀桌子搅局的,更是乱了套。

        要知道英国在独立战争后失去了相当大的一片殖民地,所以便加紧了对加拿大西部的扩张。五年前英国和西班牙为了争夺一个小小的努卡特湾而差点引发宣战,就是这一政策的直接体现。

        好在英西两国经过紧张会谈,最终在四年前--也就是1790年的10月签署了第一份《努特卡条约》,消弭了战争危险,否则无论是沙俄还是美国都会被迫下场。

        到了今年,由于英国人通过履行合约得到了努卡特湾并占据了温哥华岛,使得哈得逊湾公司将活动范围扩展到了阿拉斯加周围;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商人也通过罗伯特.格雷的探险活动,将触角伸了过来。眼瞅着一场因占有毛皮资源和收购土著毛皮专营权的混战即将开始。

        今年春天的时候,躺在病榻上的舍利霍夫从巴拉诺夫的来信中得知,北海镇竟然从西班牙人手中抢了金门海峡,他敏锐的意识到了这场危机中存在着难得的机遇。

        什么英国人、美国人、西班牙人,统统是渣渣!只有抱紧北海镇这条粗腿,垄断阿拉斯加到广州的毛皮贸易才会成为可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