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课堂时,楚怀瑾特意让沈桃桃看孩子们临摹的字帖。纸上的字迹稚嫩却工整,内容竟是沈桃桃在军城推行蒙学时编的《千字文》。

        “沈姑娘请看,”他指尖轻点纸页,袖口不经意擦过她的手背,“这些孩子都在学沈姑娘编的启蒙书。怀瑾以为,教育乃立人之本,沈姑娘此举,功在千秋。”

        他的触碰一触即分,恰到好处的克制。

        沈桃桃不动声色地收回手,目光扫过教室,桌椅虽旧却整洁,书册摆放井然,墙上还贴着她推行过的义务教育的示意图。

        “将军费心了。”她淡淡应道,心底那根弦却绷得更紧。

        午时阳光正好,楚怀瑾邀她在院中海棠树下小坐。

        石桌上摆着清茶和几样精致的点心,其中竟有京城特色的梅花糕。

        “听闻沈姑娘喜爱此物,”他将青瓷碟往她面前推了推,“怀瑾特意请了京城的师傅来教。”

        茶水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声音却清晰得一字一句敲在心上,“这些孩子……乱世飘零,若能得一方净土,该有多好。”

        这话说的巧妙,既表达了自己的善意,隐隐和沈桃桃在军城推行的政策初衷相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