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他成功地引爆了这一切,将那不见天日的黑幕撕开了一道口子,引来了至高无上的震怒和彻查的旨意。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随后的几天,更多细节通过不同渠道零散地传到了书院,逐渐拼凑出事件更完整的轮廓。
据说,元沧澜敲响登闻鼓后,并非一帆风顺。其生父背后的势力及其党羽立刻进行了疯狂的反扑。
他们在朝堂上公然抨击元沧澜“忤逆不孝”,罔顾人伦,其言不足信;污蔑他乃是“受人指使”,背后有政敌操纵,意在攻讦;更质疑其所呈证据“来源不明,真伪难辨”,企图将水搅浑。
朝堂之上,两派势力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几乎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一方力主严查,以正国法、安民心;一方则拼命维护,试图将大事化小,保护既得利益集团。
就在僵持不下,眼看元沧澜可能被扣上“不孝忤逆、诬告尊亲”的罪名反而下狱之时,事情发生了惊人的逆转。
据说,在最为关键的一次公堂对质或朝议中,面对汹汹质疑,元沧澜悲愤至极,竟做出了以死明志的惨烈举动!
虽不知其具体方式,但这一举动,彻底震撼了在场所有人,也通过某种渠道迅速传开,引爆了京城的舆论。
士林清议为之沸腾,百姓闻之无不唏嘘愤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