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洪城各处城门,每日都能见到些送葬队伍。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伏虎岗,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混入其中。
“东家,不行了,歇歇吧,老太爷这口棺材怪重的!”
拉车的并非牲口,而是一个同样穿着孝服的後生。
他姓周,是熊家佃户,今年十八,却已有十四年工龄,从四岁起便给熊家人放牛,如今身无长物,微寒的天气里,上身只裹着件破棉衣,隐约可见得肋骨。
“taMadE懒驴上磨屎尿多。”姓熊的小地主不耐烦地停下脚步,转过身,双眼圆瞪:“周土根,你才走了几多路就喊累?若是误了吉时,老子非cH0U你几鞭!”
“范狗子,你去替了他……老杨头你倒是接着吹啊,我可是给了钱的!”
小地主的呵骂声中,另一个瘦不拉几的半大小子替了周姓佃户拉车。
名为老杨头的唢呐匠,则苦着脸,又换了一曲哀婉的《苦伶仃》。
队伍总算是又开始向前,周姓佃户也没闲着,绕到後方帮助那半大少年推车,也算是减轻了其负担。
一路走走停停,队伍终於来到伏虎岗上,略微休息了一刻钟,便在预定位置挖起了坑。
埋棺材的土坑,一般长七八尺、宽三四尺、深五尺,视棺材大小而灵活变化,具T摆放位置与走向也颇有讲究。
随着队伍一起来的YyAn先生,拿出罗盘装模作样了一会,对着指针随便定了个山向,便令一g佃户们开始动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