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之後,辽东的事情就有很多蹊跷难解之处了,锦州城这个辽东门户从此而後就越来越变得形同虚设了。
祖大寿与h台吉似乎有了默契,nV真鞑子的军队不再来打锦州,而锦州城里的辽东军也从不出城北上,越过大淩河,去袭击或者SaO扰後金国了。
即使nV真鞑子的军队绕开锦州去打松山,去威胁宁远,锦州城里的军队也基本上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根本不予理睬。
锦州城坐拥雄兵数万,耗费朝廷粮饷无数,却发挥不了一点前锋门户的作用,甚至连一点点牵制鞑子军队後路的作用都不发挥。
特别是第二次松锦之战,祖大寿坐拥重兵,守卫锦州,面对鞑子重兵围困松锦两地的战略圈套,他明明知道鞑子这是围点打援,设有埋伏,却一个劲儿地要求朝廷派出大军救援。
最後,在崇祯皇帝和朝堂大臣们的三令五申之下,洪承畴调集当时京城周边——从大同到山海关一线的全部边军JiNg锐,一共十三万大军,先出山海关,再到宁远城,然後又北上到松山城。
到了这里,祖大寿还是一个劲儿地向朝廷求援,迫使洪承畴不得不背依松山城,统帅大军去主动进攻围困锦州的鞑子大军。
松山与锦州两地一共相隔才十几里地而已,洪承畴到了宁远之後,其实就没有必要再北上了。
尤其是到了松山之後,就更加没有必要非得强迫着八大总兵找鞑子主力决战了。
结果可好,y是头皮往满清设好的圈套里钻。
松山城外十三万大明朝最後的JiNg锐官军未战先失了粮草,断了粮道,随即陷入鞑子重兵包围,不战自溃,全军覆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