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娟秀的笔迹,将大宋皇宫之中的一些机密,都事无巨细的记录下来。

        “这就是孟皇后的手书,她与宫外的许多大臣都有联系,不愧是孟子的后人。”慕容燕道,“我审问了她,又拷打了她身边的宫女,总算是查清了。原来自真宗朝以来,宋朝的文官和外戚将门,就相互勾结,以后宫干政的形式,对宋朝的政策走向进行干涉,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

        “昔日的曹皇后,高太后,都是此类人。高太后亲自选的孟皇后,也是此类人,她甚至怀疑高太后不是正常死亡,把此事也记录下来。本来一个月递送一次,但没想到她还没递送,东京就被我们攻破了。”

        慕容复的表情严肃起来,他已经意识到,大宋是真存在一个影子朝廷,或许不能对抗皇权,但可以很大程度影响皇帝本人。

        加上靖康之变的时候,徽钦二帝和宗室都被打包送走,就孟皇后巧妙的躲过一劫,似乎这里面真是扑朔迷离,史书难解。

        “他们都是些什么人?”慕容复问道,“他们维护的都是些什么利益?”

        “东南,尤其是昔年吴越国地区出身的文官,外戚将门,这些人从东南到东京,串联成一条松散的暗线。”慕容燕道,“而他们维护的,自然是对他们有利的东西,比如恩荫制度。这是导致冗官冗员的根本制度,但从无人过问。还有反对和破坏青苗贷,因为他们自己要放高利贷,不能让朝廷抢生意。”

        恩荫制度,就是大宋官场的一种惯例,只要老子当官,儿子就可以荫补为官,哪怕是科举官员,也有这个待遇。

        这就导致大宋冗官冗员特别严重,成为财政的巨大包袱。

        至于青苗贷,那就更不要多说,被搞得一塌糊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