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了开食儿训练跟扣帽训练,前期的铺垫准备工作才算是正式完成。

        接下来继续每天摘了帽子昼夜举架,让大黑鹰逐渐属性屋里的人,院子里的狗子,各种胡同里的动静等。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问了,按照前面的训鹰经验,是不是该给大黑鹰闯脸了,这里特别提一嘴。

        隼类的训练,并不非常依赖高强度的室外人群脱敏闯脸,尤其是这只大黑鹰,胆子比其他小型隼类还要大几分。

        在熟悉了摘帽子吃肉这个操作之后,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跟人的互动进度提升非常快。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吹哨摘帽子跟戴帽子,经过不断的训练强化,哪怕吹哨的时候已经不给肉吃了,这大黑鹰对扣帽子这一行为也已经习以为常,没有什么抵触了。

        一直到,大黑鹰扣着帽子完全没有视力的情况下,听到哨音也敢大胆的朝着声音迈步去找人,岳峰知道,哨音强化条件反射这一条已经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火候。

        有人说,训鹰的底层逻辑,好似那个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训大鹰这一类,跟这个逻辑有所出入,但是训隼,还真有那么一点共同之处。

        原本桀骜不逊的猛禽,在人手中一点点的打压掉野性,降低体能储备,慢慢的因为饥饿而开始接受人喂食的行为。

        在一次次的人工喂食中,建立起新的条件反射,并且将这个反射,逐渐强化到听到口哨立马做出反应的程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