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捕猎技巧上说,这灰背隼跟其他品种的小鹰比,算是最巧的品种之一,放鹰可以跟其他鹞子松子似的扁放。

        不管是拿弯,还是抄底、翻身,该会的技巧它都会。

        但是这鹰却不能太粗暴的训,这小玩意儿很聪明,如果驯养手法细节不对,养成不好的习惯了,那后面再想改可就难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开始,就板板整整的摆弄,后面鹰养熟了,越养越亲人!”

        “想养好,该咋摆弄它,你跟我详细说说!那架慢桃尖上回丢鹰伤着我的心了,我每天花那么多时间伺候它,它都反性还要跑!”

        “上回我不是跟您说过大黑鹰是咋训的嘛,跟那个差不多,具体就是……”

        岳峰将养隼的一些注意事项,相关的细节等,非常详细的都告诉了陈炮,尤其是容易出问题的扁鹰伤手(不是让手受伤,是操作不当鹰害怕手的意思,后面同理)、扣帽伤帽子、放猎带食儿等注意事项,都告诉了陈炮。

        爷俩一边往家走,一边聊,等到了家门口,平常饲养的注意事项也基本讲了个七七八八。

        回到家里,陈大娘已经将早饭都提前准备好了,豆芽疙瘩汤,荤油炒的小咸菜,外加早上刚烙的油饼,热乎乎香喷喷的吃一顿饭,很快浑身就暖和过来。

        吃过了早饭,岳峰打算打个招呼回去,但是陈炮非得留下岳峰在家里再住一天,岳峰实在拗不过,就在陈大爷家一直待到了傍晚。

        白天的时间,岳峰亲手将小兰鹰的帽子开山细节修整到合适的位置,又亲手示范了许多训小鹰的手法,一整天下来,小鹰已经可以摘了帽子在人手上站的端端正正稳稳当当了。

        这里多提一嘴,想要训鹰,几乎都要有社会化适应(闯脸)的阶段,但是论省心跟胆子大,小鹰里垛子是独一份的存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