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末,因为疗效更高、毒副作用更低,一种名叫“扑热息痛”的解热镇痛药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这种药物的有效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当时,地方国营红星制药厂二车间正在生产这种原料药,方翰民所在的班组,是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的“酰化”岗位。

        由于技术不成熟,自从两年多前建成投产以来,整个二车间的运行就一直不顺畅,包括“酰化”反应在内的每个岗位,始终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问题,但“酰化”岗位的问题尤为严重,所以,方翰民所在的班组屡屡被扣奖金。

        虽然同事们知道方翰民很喜欢看书,但他们并不清楚,他看的那些书跟“酰化”岗位的工艺技术没有一毛钱关系,只是因为发生穿越事件后,有前世的牛津大学制药科学博士附体,方翰民不仅对制药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凭借其前世在制药科学领域的极高造诣,哪怕为了班组的奖金,他对眼前的技术问题也不能熟视无睹。

        ......

        过了几天,车间主任老杨在岗位查巡时,走到正在操作机器设备的方翰民跟前,他停下脚步,问了一句:“小方,你是不是说过,只要改变一下工艺条件,就能使酰化岗位的收率和质量得到提高?”

        方翰民继续手头的操作,他朝老杨看了一眼,淡然道:“对,我说过这句话。”

        “真的还是假的?你不是随便说的吧?”

        方翰民稍微停了停,“主任,技术上的事,哪能随便说呀!”

        “哦----,”老杨点了点头,他转身把班长叫了过来,“赵师傅,你找人替一下小方。”然后告诉方翰民,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跟他去一趟车间办公室。

        前脚刚走,就有人在背后议论开了,“看见没有,被领导叫走了吧,看这小子以后还敢不敢满嘴跑火车!”

        “瞧他那德行,一个临时工,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还故作深沉,好像多大本事似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