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给你的机会,要还是不要,你自己选择。”

        “方科长,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赖青元想投机取巧。

        “别的办法?赖师傅,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我刚才已经把话说的很清楚了,其他职工经过的程序,你一步也不能少,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对你的纵容,就是对其他职工的不公平。而且,一号生产线新工艺涉及易燃易爆气体,如果我们在安全生产方面把关不严,就是对企业和职工不负责任。没有其他捷径可走,你回去准备考试吧。”

        方翰民这番话,已经把赖青元的后路堵死了,他再也提不出任何无理要求,只得悻悻地从方翰民办公室退出来。

        方翰民向车间技术员老吴做了交代,让他四天后单独对赖青元进行安全生产知识考核。老吴也是个懒人,他并没有重新出题,而是沿用前几天的试题,在四天以后的考核中,赖青元勉强混了个及格,其实这也算是对他网开一面。

        ......

        为了对职工进行岗位培训,正式投产之前,方翰民如法炮制,他让职工们观摩焦铁辉等人在试生产设备进行的操作,有了一定感性认识之后,再安排职工们亲自动手操作,而且每个职工都要得到实际操作的机会,焦铁辉等人则成了名副其实的师傅。

        这种培训方式非常有效,只跟了三四个班,职工们就基本掌握了加氢还原工艺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领。正式投产的前几个生产批次,除了方翰民和几位助手寸步不离地守在生产线各岗位,焦铁辉和他的同事们,则被分散到各班组跟班指导。

        因为做了充分准备,加上方翰民对加氢还原工艺胸有成竹,二车间一号生产线的再度投产进行的十分顺利,不仅产品质量和各项指标完全符合预期,就连很多人担心的安全生产问题,也得到了很好解决。

        听说二车间一号生产线经过深度技改后,已经成功投产,几位厂领导都非常高兴,那位对方翰民成见最深的王副厂长,因为他主管生产,听到消息后第一个来到二车间现场,两位车间领导赶忙跑来作陪,他们查看了从原料进入到产品产出的所有工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