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生产单元的产品精制岗位,通过一个小细节,方翰民发现操作工记录不认真。在他查看操作记录的时候,当时的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四十,但他看见下午一点的工艺数据都被记录在表格里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方翰民把当班职工叫过来,指着表格里下午一点的数据问道。
这是一位年龄在三十出头的女工,可能比较腼腆,看见方翰民指出的数据,马上脸红了,“这、这......,午饭这段时间,岗位上比较忙,因为害怕忘了记录,觉得工艺条件非常稳定,就提前把数据记录上了。”
“这种行为属于造假!为了图省事,时间还没到,你们就提前把数据填在表格里,这是非常错误的!”方翰民对当班职工提出了严肃批评。
看来,职工们养成这样的不良习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只要忙起来,就提前或延后记录工艺数据,如果前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平稳运行状态,表格里看到的数据,跟当时的实际情况也许差别不大。要是工艺条件发生波动,从记录表中看到的数据,跟实际情况就不一样了。一旦出现责任事故,查找原因都很困难。
在对当班职工进行批评教育后,方翰民又向他们解释了这样做的危害性。职工们向他反映,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了多年,而且所有岗位都存在这种情况。
既然如此,方翰民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往下检查了,他离开岗位,去一车间办公室,找到正在午休的两位负责人。
“方科长,你怎么来了?”见方翰民进屋,徐辉和蒋国新几乎同时站起身来。
“你们都坐下,午饭后我抽时间到车间看看。”方翰民也在旁边的椅子坐下来。
看见方翰民表情比较严肃,徐辉问道:“科长,你是不是找我们有事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