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陈光良充分考虑到未来,所以两座大厦的用料,都是高档材料,未来也无需拆卸;最多也就是重新装修,做到永久性建筑的效果。
        在现场,怡和大班老约翰·凯瑟克看着陈光良在名流贵族之间谈笑风生,也感到一种无力感——双方在香港多个地方竞争,包括地产、航运、贸易等。
        甚至,这个长江广场是插入怡和洋行旗下的置地心脏的一把利刃,置地不再是中环的绝对霸主;陈光良家族在中环拥有的贵重物业,丝毫不亚于置地。
        “凯瑟克爵士,你觉得长江广场怎么样?”陈光良举着酒杯,来到老约翰面前。
        他倒不是挑衅,不会那么幼稚。
        只是他听说九龙仓得到港府的资助,准备开发海运大厦,双方一南一北的购物中心,展开对决。
        “很好!陈先生不愧是地产大亨,投资这样的规模的商业地产,成为香港地标性建筑。”老约翰言不由衷的说道。
        双方的竞争,又何止是置地和长实的竞争,还有九龙仓和长实的竞争。
        陈光良投资了红磡隧道,一旦投入使用,香港岛和九龙的商业将更加紧密联系,双方便是展开更直接的竞争;更何况,陈光良还在推动货柜码头的竞争,这是和九龙仓的竞争。
        “哈哈,听说海运大厦的规模更大,这一南一北的商业购物中心建立,是香港繁荣的标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