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驾驭这种规模庞大、山头林立、技术路线激烈冲突的复杂团队整合,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判断力,更需要强有力的人事手腕、资源平衡能力和战略视野。
第725章组织架构优化
这不是他的长项。
冲突的发生,是偶然,也是必然。
是现有组织架构下,管理半径不足、权责不够清晰、资源调配僵化导致的必然结果。
BalOng5000射频前端的那个0.48%,是敲响的第一声警钟。
钟耀祖的“盘古”、“伏羲”再锋利,张哲的3DEM引擎再精妙,概伦电子奠定的器件建模基础再扎实,当它们被束缚在一个四级部门的框架里,汇报层级冗长,资源调配受制于庞大的非核心业务体量,协同的链路被无形的官僚层级拉长、扭曲时,它们如何能爆发出刺穿国际垄断壁垒所需的全部力量?
优化后还有0.18%的偏差,就是这种扭曲在技术层面的具象化。
它不仅仅是算法接口的摩擦,更是组织架构深层错位引发的系统性震颤。
如果继续维持现状,让EDA这样关乎芯片设计命脉、技术壁垒极高、整合难度极大的核心业务,蜷缩在一个四级部门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