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贵福和郭玉听了,脸上都有些发烫,于是朝那文书躬身拱手道:“是,大人一心为公,小人惭愧,俺们今后定会用心办差。”
第六百三十四章要剪萑苻靖一方(二)
两人从后院出来后,曹郭二人商量了一下,各自做了分工。有经验的曹贵福亲自去狱房提审杨奎等人,郭玉去把那些报了失踪的家属找来,让他们辨认一下赃物。郭玉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随即兴冲冲一溜小跑着走了。
曹贵福径直去了西南方向的狱房所在,到了狱房院子的门口,持枪站岗的士兵仔细检查了他脖子上挂的证件,又对比了照片和本人,这才让进去。曹贵福心说就凭这一手,外人想蒙混进来根本不可能。
话说北海军拿下胶东四县并成立了军管会后,最先感到变了天的就是县衙牢狱中的犯人。因为搞不清北海镇的制度,狱卒的行为也收敛了不少,那些依仗他们的牢头也不敢太过分,平日里的勒索侮辱都少了很多。
各地军管会并没有搞什么砸破牢笼,释放全部在押犯人的举动。要知道这年月满清的吏治还没败坏到特别严重的程度,牢房里虽然有被冤枉的,但大多数都是犯了罪的;万一放出去个杀人狂,纯属给自己添堵,所以要区别对待。
根据刑房和典狱那里的档案记录,那些凡是因为拖欠税赋而坐牢的、没有确凿证据且案情不算重大的、争讼入狱的、借高利贷还不起被人告的,一律统统释放。而留下继续关押的要么是犯了杀人罪,要么就是盗墓、坑蒙拐骗等罪行,需要仔细甄别。
不过北海镇的体制是行政主官一般不插手司法,具体到宁海州这里,李弼自然也不会多事。什么时候治安警总署派人来,甄别工作才会开始。
曹贵福首先提审的自然是老瓜贼的首领杨奎,审讯室则用了以前典狱的公事房。被带进来的杨奎已经戴上了厚重的枷锁和脚镣,足有五十斤。
“杨奎,几天没见,想好了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